丁香花免费高清视频完整版,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,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,亚洲视频在线观看

今天是:
您當前的位置 : 首頁 >>正文

對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第109號提案的答復

索引號 : 011337637/2024-25837 文  號 :

主題分類: 農業、畜牧業、漁業 發文單位: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

名 稱: 對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第109號提案的答復 發布日期: 2024年10月09日

有效性: 有效 發文日期:

民建咸寧市委會:

你們提出的關于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收悉,非常感謝你們提出的寶貴建議。我局高度重視,會同市財政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認真研究,現就建議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:

一、關于加大資金投入保障。高標準農田是公益性基礎設施工程,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。2019-2023年,全市共建成高標準農田83.38萬畝,累計投入項目資金16.1億元,畝均投入1931元/畝。各縣市區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、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等方式積極解決縣級配套資金。2024年,中央大幅提高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投資補助標準,畝均補助由1300元/畝提高到2400元/畝,同時取消了對產糧大縣的資金配套要求,地方投入部分主要由省級承擔。今年來,省分兩批次共下達我市2024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13.9萬畝,其中國債項目6.1萬畝、財政渠道項目7.8萬畝。目前國債項目已開工建設,項目總投資15602.4萬元,畝均投入達2557元/畝;財政渠道項目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,已下達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18861萬元,畝均投入新建達3000元/畝、改造提升達2342元/畝。與之前相比,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投入大幅提升。

二、關于加大標準改造力度。一是科學規劃布局。堅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重,以提高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,科學確定建設優先序。優先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、糧食生產功能區、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大中型灌區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,優先將糧食生產重點鄉鎮、灌溉水源條件充足地區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,優先將損毀待修復的農田納入項目建設范圍。二是優化田間工程。根據各地實際情況,因地制宜優化建設內容。優先開展田塊整治、灌溉與排水、田間道路等農田基礎設施工程建設,提高農田固土保肥蓄水能力、抵御旱澇災害能力、機械化耕作便捷水平。加強土壤改良培肥,持續提升耕地地力。三是加強統籌整合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流域綜合治理、全域國土綜合整治、大中型灌區建設、培育農業龍頭企業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、推廣高效生產模式等有機結合,不斷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綜合效益。

三、關于加強項目工程監管。嚴格落實高標準農田項目管理、質量管理等相關制度,緊盯規劃設計、招標投標、工程施工、竣工驗收等關鍵環節,強化項目建設全過程工程質量管控。一是嚴把項目選址關。項目立項選址必須全部在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,屬于《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》中禁止的區域不得立項建設高標準農田。把田間灌排工程建設和耕地質量建設擺在優先位置,多措并舉,綜合治理,使農田基礎設施條件與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相適應,確保項目建成后有利于項目區農業生產。二是嚴把規劃設計關。督促各縣市區要認真組織好項目規劃設計工作,從源頭上嚴把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關。依法依規進行政府采購,選取具備國土、農田水利行業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項目前期勘測、規劃設計工作,在完成項目區實地測繪和勘察的基礎上,征求項目區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意見后編制項目初步設計,保證了項目初設文本編制質量,保障項目后續順利實施。三是嚴把工程施工關。督促各地項目法人在項目開工前要組織設計單位進行技術交底,項目開工后,全面把控項目質量、進度及安全。施工單位嚴格按圖施工,不得擅自變更。監理單位嚴格履職,對施工材料質量、隱蔽工程施工、單項工程驗收等進行全面把控。市級主管部門適時開展在建工程巡視巡查和質量“飛檢”,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可控。四是嚴把項目驗收關。對完成縣級初驗并達到竣工驗收條件的項目,及時組織竣工驗收,采取聽匯報、查檔案、現場核實、滿意度調查等方式,全面核查工程建設內容完成情況、工程質量情況、調整變更情況、資金到位和使用情況、項目管理情況等,確保項目持續發揮工程效益,助力農業增產、農民增收。

四、關于提升建設機制創新水平。一是推進小田并大田。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,大力推進土地平整、田塊整治,推動農田優質、集中、連片。2019年來,全市共實施小田并大田   5.023萬畝。通過小田變大田改革,田塊成方、溝渠成網,既解決了承包地細碎化問題,方便了農戶經營管理,又提高了機械化作業效率,促進了適度規模經營。截至目前,全市主要農作物農業機械化率達75.22%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率達57.47%。二是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地力提升試點。支持通城縣在2024年高標準農田項目任務中,用不超過8%的項目財政資金實施開展地力提升試點工作。通過規范施用有機肥、酸化土壤治理改良、疊加農藝等措施的應用,布局建成一批基礎設施配套、耕地地力提升、監測設施完善、農田生態良好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區,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建設經驗,為提升耕地質量水平,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夯實基礎。

五、關于建立項目建后管護機制。一是制定管護制度。市水利和湖泊局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發改委、市財政局聯合印發《關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工作的通知》(咸水利函〔2022〕9號),對工程的管護范圍、管護主體、管護責任、管護經費等事項進行了明確。各縣市區結合本地實際,細化了管護制度和管護措施。二是落實管護主體和責任。按照“誰使用、誰管護,誰受益、誰管護”的原則,高標準農田項目建成后已全部移交給項目所在地村委會,并與之簽訂了管護協議,保證工程正常運行。三是落實管護資金。各縣市區統籌村級集體部分經濟收益、“一事一議”財政補助、社會捐資贊助等,積極籌措管護資金。咸安區2023年共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管護資金31.88萬元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獎補資金38萬元。嘉魚縣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專項資金,通過以獎代補方式,統籌用于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維修養護和項目建設補助。通山縣與各項目區鄉鎮、村簽訂承諾書,明確管護資金由縣財政負責籌集,將高標準農田項目結余資金作為后期管護資金,維護費用由鄉鎮匯總上報項目單位,經審核后再報財政撥付,資金實行專戶專款專用,自覺接受審計檢查。

感謝你們對我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的關心與支持,希望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,以促進我們的工作進步。
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咸寧市農業農村局      
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2024年7月15日